单词 | 苦地丁 |
释义 | 苦地丁 见《中药志》。又名地丁草、小鸡菜。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Corydalis bungeana Turcz.的全草。分布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等地。苦,寒。清热解毒。①治疔疮、痈肿及其他化脓性感染。煎服或捣敷患处;烫伤,研末油调敷。②治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温病发热烦躁,急性传染性肝炎,肠炎,痢疾,肾盂肾炎,瘰疬,水痘,眼结膜炎。煎服:9~15克(鲜品30~60克)。本品含消旋及右旋的紫堇醇灵碱、乙酰紫堇灵碱、四氢黄连碱、原阿片碱等生物碱;另含香豆素或内酯、甾体皂甙、酚性物质、中性树脂及挥发油。全草制成的注射剂(含生物碱)在体外,对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抑菌作用。组织培养法证明,它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副流感仙台株)也有抑制作用。注射剂临床应用,对某些炎症如风湿病有效。 |
随便看 |
医学辞典收录了36597条医学类词条,基本涵盖了中医、中药、西医、西药、兽药等领域的常用英语单词及短语词组的翻译及用法,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