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茅膏菜 |
释义 | 茅膏菜 出《本草拾遗》。又名石龙芽草、捕虫草、露珠草、胡椒草、夏无踪、黄金丝。为茅膏菜科植物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glabrata Y.Z.Ruan的全草。分布长江与珠江流域及西藏。甘、辛,温,有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①治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瘰疬,研末水调,取绿豆或黄豆大,放在胶布中心贴患部,24小时后取下(敷药后局部有轻微灼痛感,并可出现水泡);疟疾,如上法敷贴大椎穴;偏头痛,角膜云翳,贴患侧太阳穴;湿疹、神经性皮炎,研末,酒精浸泡(每药末100克浸泡酒精100毫升)外搽。②治胃痛,痢疾,小儿疳积。煎服:3~9克(小儿酌减)。不可多服、久服,以免中毒。孕妇忌服。茅膏菜的块根名落地珍珠,又名一粒金丹,功能主治及用法与全草同。全草含矶松素、茅膏醌、羟萘醌、氢化萘醌等。叶还含氢氰酸。茅膏醌在体外抗人型结核杆菌的MIC为25μg/ml,矶松素有抗菌作用,对结核杆菌的MIC为7.8μg/ml还有降血压、抗凝血、祛痰作用,大量可抗生育。 |
随便看 |
医学辞典收录了36597条医学类词条,基本涵盖了中医、中药、西医、西药、兽药等领域的常用英语单词及短语词组的翻译及用法,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