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漆姑草 |
释义 | 漆姑草 出《本草拾遗》。又名珍珠草、羊儿草、地松、瓜槌草。为石竹科植物漆姑草Sagina japonica(Sw.)Ohwi的全草。分布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及西南等地。苦,凉。清热解毒,行血止血。①治跌打内伤,呕血,咯血。煎服:9~15克。②治漆疮,捣汁外搽;慢性鼻炎,副鼻窦炎,捣烂塞患侧鼻孔,每天二至三次,连用一星期;痈肿,瘰疬,毒蛇蛟伤,鲜品捣敷;龋齿痛,捣烂取汁含漱,或捣烂塞入牙缝内。本品含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6-葡萄糖基芹菜素、6-阿拉伯糖基-8-葡萄糖基芹菜素等,又含挥发油。水提物对小鼠S180、S37、L615等瘤株有明显抗癌作用。挥发油有镇咳作用,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 |
随便看 |
医学辞典收录了36597条医学类词条,基本涵盖了中医、中药、西医、西药、兽药等领域的常用英语单词及短语词组的翻译及用法,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