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 | 牛黄 |
释义 | 牛黄 ①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西黄。为牛科动物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或水牛Bubalus bubalis L.胆囊中的结石。全国各地均产,以西北、西南、东北等地较多。苦、甘,凉。入心、肝经。清心开窍,豁痰定惊,清热解毒。①治热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痫、发狂,小儿惊风抽搐,热痰壅盛。②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毒。研末服:0.15~0.45克。一般多入丸、散用。外用:研末敷患处。孕妇慎服。本品含胆酸、去氧胆酸、胆甾醇、胆红素、卵磷脂、维生素D等。牛黄给动物口服,有抗惊厥、镇静作用,并能解热、抗炎及刺激肠蠕动,起通便作用。又含两种酸性肽类成分,能收缩平滑肌,包括胆囊平滑肌及胆道口括约肌,并能防止毒物对肝脏的损害。去氧胆酸有镇静、抗惊厥及利胆作用。牛黄小剂量有抗贫血作用及某些强心作用。胆酸盐不能作静脉注射。②病证名。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牛黄者,舌如蜡色,口作噍,不多言语,或如牛吼。若眼目头面未变,作深黄色者可治;如舌上及身体黄黑色者难疗。”治用点烙法,内服犀角散等方。参黄疸有关条。 |
随便看 |
医学辞典收录了36597条医学类词条,基本涵盖了中医、中药、西医、西药、兽药等领域的常用英语单词及短语词组的翻译及用法,是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