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喜树 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又名千张树、水桐树。为珙 科植物旱莲木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的果实或根皮。分布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苦、寒,有毒。抗癌,清热,破血,杀虫。①治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膀胱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煎服:根皮9~15克;果实3~9克。临床上多提取喜树碱制成注射液用,用量每日10~20毫克。②治银屑病。以20%喜树果软膏涂敷,每日一次。亦可与喜树果注射剂肌肉注射结合使用。本品毒性较大,可出现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腹泻、膀胱炎、白细胞减少、血尿、脱发等毒性反应。根含喜树碱、喜树次碱(Venoterpine)、β-谷甾醇,3,3′,4-三甲基并没食子酸。果实含喜树碱、羟基喜树碱、喜树次碱、去氧喜树碱、白桦脂酸、喜果甙(Vincoside-lactam)、丁香酸和八个并食子酸衍生物。喜树碱有抗癌作用,对动物的L-615白血病、肉瘤-180、艾氏腹水癌以及大鼠瓦克氏癌、吉田肉瘤等有效,羟基喜树碱有相似效果而效力高,临床上用于胃癌、肠癌、直肠癌、食道癌、气管癌、骨髓性白血病等。作用原理可能是抑制有丝分裂及核酸代谢。对狗能引起消化道反应及出血、白细胞下降;对肝、肾及心肌均有毒性;静脉注射可出现静脉炎;对大鼠有抗早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