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rabies [ˈreibi:z] 狂犬病,咬病:从蝙蝠直至牛等哺乳动物均可罹患的一种通常致命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由弹状病毒属(rhabdoviridae)的一种RNA病毒引起。人感染本病系患狂犬病的蝙蝠、狼、狗、猫、或其它哺乳动物咬所致。本病在人的潜伏期为1至3个月,咬处距脑近者比距脑远者的潜伏期为短。最早的症状是感染处周围有麻木和麻刺感,不久便出现全身兴奋性增高,随之发热,吞咽肌瘫痪和声门痉挛(最初由饮水,看见水或躁狂行为激起)。惊厥、肢体搐搦和呼吸麻痹是本病终末期的必然表现。本病的诊断在生前可由唾液、脑脊液、尿液中分离出病毒或证实有中和抗体存在而确立,死后可由变性神经元中出现胞浆包涵体(Negri小体)而确立。另见vaccine项下
习惯用语
  dumb rabies
早瘫性狂犬病:以瘫痪为早期和突出症状的狂犬病,患病动物无发狂表现和咬人倾向   furious rabies
狂暴性狂犬病:发狂表现十分明显的狂犬病   paralytic rabies
麻痹性狂犬病:以麻痹为主要症状,且通常为上行性脊髓麻痹的狂犬病 |